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是怎么回事
先天性肌性斜颈是一种常见的小儿疾病,由一侧胸锁乳突肌纤维性挛缩引起,表现为头部倾斜、颈部肿块和活动受限。其确切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胎位不正、难产、子宫内压力异常和遗传因素有关。治疗方法包括手法按摩、佩戴支具和手术治疗,预后一般较好。预防方法包括注意孕期胎位和产后护理。
1.什么是先天性肌性斜颈?
先天性肌性斜颈是由于一侧胸锁乳突肌纤维性挛缩,导致缩短,颈部向一侧倾斜,头面部向另一侧旋转的畸形。
2.先天性肌性斜颈的原因是什么?
目前其确切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胎位不正:如臀位产、横位产等,可使胎儿颈部过度扭曲,导致胸锁乳突肌损伤、血肿机化、挛缩。
难产:难产时胎儿头颈部过度牵拉,也可能损伤胸锁乳突肌。
子宫内压力异常:如果子宫内压力异常,可能影响胎儿颈部的正常发育。
遗传因素:有研究发现,先天性肌性斜颈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3.先天性肌性斜颈有哪些表现?
头部倾斜:患儿的头部会向患侧倾斜,面部向健侧旋转,下颌指向健侧肩部。
颈部肿块:在患侧颈部可摸到一个肿块,质地较硬,呈梭形或椭圆形。
活动受限:患儿的颈部活动会受限,向患侧旋转和向健侧侧屈时受限更为明显。
4.如何诊断先天性肌性斜颈?
医生会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体征以及一些辅助检查来诊断先天性肌性斜颈,如超声检查、X线检查等。
5.先天性肌性斜颈如何治疗?
手法按摩:适用于1岁以下的患儿,通过按摩可促进肿块消散,改善颈部肌肉的紧张度。
佩戴支具:如果手法按摩效果不佳,可佩戴支具进行治疗。
手术治疗:如果患儿年龄较大,或者经过保守治疗无效,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6.先天性肌性斜颈的预后如何?
大多数患儿经过及时治疗后预后良好,可以恢复正常的颈部活动和外观。但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导致面部发育不对称、颈椎畸形等后遗症。
7.如何预防先天性肌性斜颈?
孕期注意:孕妇应注意保持正确的胎位,避免难产。
产后护理:新生儿出生后,应注意正确的睡姿和抱姿,避免过度牵拉颈部。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制定。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颈部倾斜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带孩子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