痈是多个相邻的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或汗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中医认为其发生与火毒有关,其临床表现以局部红肿热痛、结块为主要特征,治疗时需根据不同证型进行清热解毒、清热泻火、滋阴生津等治疗,同时还需注意饮食调理、休息等。
1.热毒蕴结证
症状:局部红肿热痛,结块范围约6~9cm,伴有发热、口渴、便秘、尿赤等症状。
治法:清热解毒。
方药:仙方活命饮加减。常用药物有金银花、连翘、蒲公英、地丁、赤芍、当归、防风、白芷、皂角刺等。
2.火毒炽盛证
症状:局部红肿高突,疼痛剧烈,或有多个脓头,伴有高热、寒战、头痛、恶心等症状。
治法:清热泻火,解毒透脓。
方药:黄连解毒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常用药物有黄连、黄芩、黄柏、栀子、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等。
3.阴虚火炽证
症状:局部肿势平塌,根脚散漫,皮色暗红,疼痛不甚,伴有午后潮热、盗汗、五心烦热等症状。
治法:滋阴生津,清热托毒。
方药:竹叶黄芪汤加减。常用药物有生地黄、麦冬、玄参、天花粉、黄芩、黄连、生黄芪、当归等。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辩证治疗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同时还需要注意饮食调理、休息等。如果痈症状严重,建议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