痹症是感受风、寒、湿、热等邪气引起的以肢体关节及肌肉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症的病证,其主要病因包括风、寒、湿、热等邪气侵袭人体,以及人体正气不足、脏腑功能失调等,与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特殊人群等因素有关。痹症的中医辨证论治包括风寒湿痹、风湿热痹、痰瘀痹阻、肝肾亏虚四种证型,治疗方法分别为祛风散寒、除湿通络,清热通络、祛风除湿,化痰行瘀、蠲痹通络,补益肝肾、通络止痛。
1.风寒湿痹
症状:肢体关节、肌肉疼痛,屈伸不利,或疼痛游走不定,或痛有定处,或见恶风、发热等。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治法:祛风散寒,除湿通络。
方药:防风汤或薏苡仁汤加减。
2.风湿热痹
症状:肢体关节疼痛,局部灼热红肿,得冷则舒,可伴有发热、恶风、口渴、烦闷等。舌苔黄腻,脉滑数或浮数。
治法:清热通络,祛风除湿。
方药:白虎加桂枝汤或宣痹汤加减。
3.痰瘀痹阻
症状:痹证日久,肌肉关节刺痛,固定不移,或关节肌肤紫暗、肿胀,按之较硬,肢体顽麻或重着,或有皮下结节,或屈伸不利。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舌苔白腻,脉弦涩。
治法:化痰行瘀,蠲痹通络。
方药:双合汤或桃红饮加减。
4.肝肾亏虚
症状:痹证日久不愈,腰膝酸软,乏力,关节屈伸不利,或伴有头晕耳鸣,视物模糊等。舌红少苔,脉沉细无力。
治法:补益肝肾,通络止痛。
方药:独活寄生汤加减。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需要,请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痹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暖,避免风寒湿邪侵袭;适当锻炼,增强体质;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