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旧性骨折是骨折3周以上,愈合不良,有压痛、畸形、活动受限等症状,需X光等检查诊断,治疗方法取决于具体情况,可能需手术,预后与骨折严重程度和治疗方法有关。
陈旧性骨折是指骨折后的时间已经比较长,通常是3周以上,骨折断端的血肿已机化并形成纤维连接,骨痂逐渐生长并塑形,但骨折线仍清晰可见。
1.原因:
骨折后未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导致骨折端移位、畸形愈合。
骨折部位受到再次损伤,影响骨折愈合。
2.症状:
骨折部位可能有压痛、畸形、活动受限等。
可能会出现肢体缩短、旋转或成角畸形。
3.诊断:
X光检查是诊断陈旧性骨折的主要方法,可以观察骨折端的形态、位置和愈合情况。
有时可能需要进行CT或其他影像学检查,以更全面地了解骨折情况。
4.治疗:
治疗方法取决于骨折的具体情况和患者的需求。
对于无明显移位或不影响功能的陈旧性骨折,可能不需要特殊治疗,只需定期复查。
对于有明显移位或影响功能的陈旧性骨折,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复位、固定等。
5.预后:
陈旧性骨折的预后取决于多种因素,如骨折的严重程度、治疗方法和患者的恢复情况。
经过适当的治疗和康复,大多数陈旧性骨折可以恢复较好的功能,但可能会留下一定的后遗症。
需要注意的是,陈旧性骨折的治疗需要专业医生的评估和指导。如果怀疑有陈旧性骨折,应及时就医,以便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同时,在骨折愈合期间,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康复训练。
此外,对于老年人或有其他健康问题的患者,陈旧性骨折的治疗可能会更加复杂,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治疗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