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扁桃体炎是腭扁桃体的非特异性炎症,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感染引起,具有传染性,儿童、青少年等是高发人群,春秋两季多发,主要症状为咽痛、畏寒、高热等,可通过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染。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局部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儿童、青少年是急性扁桃体炎的高发人群,全年均可发病,春秋两季气温变化时多发。体弱、有烟酒嗜好、过度劳累、长期生活不规律、精神紧张、维生素缺乏等人群也容易发病。
急性扁桃体炎的主要症状为起病急,可有畏寒、高热、头痛、食欲下降、乏力、周身不适等症状。局部症状主要为剧烈咽痛,多伴有吞咽痛,疼痛可放射至耳部。此外,还可伴有下颌角淋巴结肿大、压痛等症状。
对于急性扁桃体炎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一般治疗:注意休息,多饮水,保持口腔清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2.药物治疗:主要为抗生素治疗,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可根据病情轻重选择口服或静脉滴注。此外,还可使用解热镇痛药、糖皮质激素等缓解症状。
3.局部治疗:如含漱液漱口、含片含服等。
4.手术治疗:对于反复急性发作、扁桃体过度肥大、扁桃体源性肾炎、扁桃体良性肿瘤等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急性扁桃体炎患者应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儿童患者高热时,可使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如温水擦浴、口服退烧药等。同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有高热不退、呼吸急促、吞咽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此外,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等特殊人群在患有急性扁桃体炎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同时,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持充足的睡眠等,以提高身体免疫力,预防急性扁桃体炎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