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并发症
甲亢并发症包括甲亢性心脏病、甲亢危象、甲亢性眼病、周期性瘫痪和骨质疏松。甲亢性心脏病可导致心房颤动、心力衰竭、心脏增大等。甲亢危象与感染、手术等诱因有关,表现为高热、大汗等。甲亢性眼病可导致眼球突出、复视等。周期性瘫痪与剧烈运动等诱因有关,表现为四肢无力。骨质疏松与长期甲亢导致骨量丢失有关,表现为腰背部疼痛等。治疗方法包括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去除诱因、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等。
1.甲亢性心脏病:
心房颤动:是甲亢性心脏病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发生率约15%~30%。心房颤动可使心排血量下降25%左右,从而增加心力衰竭的发生风险。
心力衰竭:甲亢患者由于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脏负荷增加等原因,容易发生心力衰竭。
心脏增大:长期甲亢可导致心脏增大,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2.甲亢危象:
诱因:感染、手术、创伤、精神刺激等。
临床表现:高热、大汗、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呕吐、腹泻、烦躁、谵妄、昏迷等。
治疗:去除诱因,积极降温,补充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氯化钾等,使用抗甲状腺药物、糖皮质激素等。
3.甲亢性眼病:
浸润性眼病:可导致眼球突出、复视、视力下降等。
非浸润性眼病:主要表现为眼裂增宽、眼睑退缩、瞬目减少等。
治疗:根据病情轻重选择药物治疗、放疗、手术治疗等。
4.周期性瘫痪:
诱因:剧烈运动、高碳水化合物饮食、胰岛素治疗等。
临床表现:四肢无力,以双下肢为主,严重者可累及呼吸肌,导致呼吸衰竭。
治疗:补钾、静脉滴注葡萄糖溶液等。
5.骨质疏松:
长期甲亢可导致骨量丢失,增加骨质疏松的发生风险。
临床表现:腰背部疼痛、乏力、身高缩短等。
治疗: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
需要注意的是,甲亢患者在接受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期间,应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血常规、肝功能等,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应避免食用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海带、紫菜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