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肺炎是胸部肿瘤(如肺癌、乳腺癌、食管癌)接受放疗后,肺组织因辐射损伤引发的无菌性炎症,咳嗽是其常见症状之一,约70%-90%患者早期即有表现。
放疗时射线穿透肿瘤的同时会损伤正常肺组织,引发肺泡上皮细胞及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坏死、渗出增加,导致肺间质水肿及纤维化。急性期(放疗后1-6个月)常表现为刺激性干咳(如晨起加重)、活动后气促,部分患者伴低热、胸痛;慢性期(放疗后6个月至数年)则以进行性呼吸困难、持续性咳嗽为特征,严重者可因肺纤维化导致呼吸衰竭。咳嗽性质多为干咳或少量白痰,若合并感染则痰量增多、呈脓性。
需注意,放射性肺炎的咳嗽程度与放疗剂量、照射范围及个体敏感性相关。例如,肺癌患者接受全肺照射且单次剂量>2Gy时,发生风险显著升高;合并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或吸烟史者,肺组织修复能力差,症状可能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