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结核的症状主要有疼痛、乏力、低热、脊柱畸形和神经症状等,疼痛多为夜间痛,还可放射至臀部、大腿、小腿等部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乏力、低热、盗汗、消瘦、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也较为常见,此外,脊柱后凸畸形、神经症状等也是腰椎结核的表现。
1.疼痛:
是腰椎结核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初期疼痛较轻,休息后可缓解,随着病情进展,疼痛会逐渐加重,活动时加剧,甚至出现夜间痛。
疼痛可放射至臀部、大腿、小腿等部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2.乏力:
患者常感到全身乏力,尤以劳累后更为明显。
这是由于结核分枝杆菌消耗人体营养物质,导致身体能量供应不足所致。
3.低热:
表现为午后低热,体温一般在37.5℃-38℃之间。
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盗汗、消瘦、食欲不振等症状。
4.脊柱畸形:
若病情得不到及时控制,结核分枝杆菌会破坏椎体,导致脊柱稳定性下降。
患者可出现脊柱后凸畸形(驼背),严重影响外观和心肺功能。
5.神经症状:
当结核分枝杆菌侵犯腰椎附近的神经时,可引起相应的神经症状,如下肢麻木、无力、大小便失禁等。
这是腰椎结核较为严重的并发症,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需要注意的是,腰椎结核的症状并不具有特异性,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因此,对于有上述症状的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如X线、CT、结核菌素试验等,以明确诊断。一旦确诊为腰椎结核,应及时采取抗结核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同时,患者应注意休息,加强营养,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对于儿童和老年人等特殊人群,腰椎结核的症状可能不典型,更容易被忽视。因此,家长和子女应密切关注他们的健康状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此外,对于有结核病接触史的人群,也应定期进行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