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重症胰腺炎是一种病情险恶、并发症多、病死率较高的急腹症,主要病因包括胆石症与胆道感染、酒精、暴饮暴食等,主要症状有腹痛、恶心呕吐、腹胀、发热、低血压或休克等,检查包括血尿淀粉酶、腹部B超或CT、血钙、血糖等,治疗方法有禁食、胃肠减压、补液、抑制胰腺分泌、抗感染、营养支持、内镜治疗、手术治疗等,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
急性重症胰腺炎是一种病情险恶、并发症多、病死率较高的急腹症,占整个急性胰腺炎的10%~20%。以下是关于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一些信息:
1.病因:
胆石症与胆道感染:是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病因之一。
酒精:长期酗酒是导致急性胰腺炎的重要病因。
暴饮暴食:可导致胃肠功能紊乱,使肠道的正常活动及排空发生障碍,阻碍胆汁和胰液的正常引流,引起胰腺炎。
其他:ERCP术后、腹部外伤、某些药物也可导致急性胰腺炎的发生。
2.症状:
腹痛:为本病的主要表现和首发症状,多位于上腹部,可向腰背部呈带状放射,弯腰抱膝位可减轻疼痛。
恶心、呕吐:呕吐后腹痛并不缓解。
发热:多数患者有中度以上发热,一般持续3~5天。
低血压或休克:见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常提示胰腺的坏死感染。
3.检查:
血尿淀粉酶:多数患者有血清淀粉酶和(或)尿淀粉酶升高,但其高低不一定反映病情轻重。
腹部B超或CT:可了解胰腺的大小、形态和有无脓肿、假性囊肿形成等。
血钙:部分患者可出现血钙降低,提示病情严重。
血糖:部分患者可出现血糖升高,提示胰腺β细胞功能受损。
其他:如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升高等。
4.治疗:
禁食、胃肠减压:可减少胃酸分泌,进而减少胰液分泌,减轻腹痛和腹胀。
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抑制胰腺分泌: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奥曲肽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常用药物。
抗感染:胰腺坏死合并感染是急性胰腺炎的主要死亡原因,应积极抗感染治疗。
营养支持: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常存在胃肠道功能障碍,需给予营养支持。
内镜治疗:对于胆源性胰腺炎,在病情稳定后可行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鼻胆管引流(ENBD)或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
手术治疗:对于胰腺坏死感染、脓肿形成或胰腺假性囊肿等并发症,需手术治疗。
5.预后:
急性重症胰腺炎的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如病因、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法等。
总体来说,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病死率较高,幸存者中部分可遗留不同程度的胰腺功能不全。
总之,急性重症胰腺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就医,积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