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会心脏破裂,主要原因有心肌坏死、心脏负荷增加、溶栓和抗凝治疗等。
1.心肌坏死
心肌梗死后,冠状动脉阻塞导致部分心肌因缺血而发生坏死。坏死的心肌组织失去了正常的弹性和韧性,变得脆弱。一般在梗死后1-2周内,坏死心肌处于软化阶段,此时心脏收缩和舒张产生的压力容易使梗死部位的心肌向外膨出,形成室壁瘤,当压力超过心肌的承受能力时,就可能发生破裂。
2.心脏负荷增加
心肌梗死后,心脏为了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会增加剩余心肌的工作量,导致心脏负荷加重。这使得心脏内压力升高,进一步增加了坏死心肌部位破裂的风险。例如,患者在心肌梗死后情绪激动、用力排便、剧烈咳嗽等,都可能使心脏负荷突然增加,诱发心脏破裂。
3.溶栓和抗凝治疗
溶栓和抗凝药物虽然能有效开通阻塞的血管,但也可能增加出血的风险。如果在心肌梗死早期进行溶栓或抗凝治疗,可能会使梗死部位的心肌出血,影响心肌的修复和愈合过程,从而增加心脏破裂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