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肠炎和痢疾的区别可以从病因不同、症状不同、传染性不同、检查方式不同、预后不同等角度分析。
1.病因不同
小儿痢疾是细菌感染引起的肠道疾病,主要由志贺菌属导致,常引发肠道传染。而肠炎病因多样,可由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多种病原体感染,或因饮食不当、过敏等非感染因素引发。
2.症状不同
小儿痢疾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感明显。肠炎症状多为腹痛、腹泻,粪便可为稀水便、黏液便或脓血便,部分患儿伴有呕吐、发热,但里急后重感相对少见。
3.传染性不同
小儿痢疾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肠炎中的部分类型,如病毒性肠炎、细菌性痢疾等虽也具有传染性,但传染性相对较弱。
4.检查方式不同
小儿痢疾可通过大便常规检查确诊,检查结果中可见白细胞增多、黏液增多,有时还能看到脓血便。肠炎则需在电子结肠镜下取样检查,可见肠道黏膜充血、水肿,严重者可能出现糜烂。
5.预后不同
小儿痢疾经过积极治疗后,一般预后良好;肠炎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引起肠穿孔、休克等并发症,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若孩子出现腹泻、腹痛、发热等症状,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前往医院就诊,以便尽早明确诊断,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防止病情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