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心脏搭桥手术
心脏搭桥手术是治疗严重冠状动脉疾病的有效方法,通过取患者自身血管建立输血通路,改善心肌血液供应。手术步骤包括全身麻醉、胸部切口、血管取材和搭桥、检查等。适用人群包括药物无法缓解症状、心肌梗死导致心肌功能障碍等。手术风险包括出血、感染、心脏骤停等并发症,患者需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和他汀类药物。术后需密切监测和康复训练。注意事项包括与医生充分沟通、按建议治疗和护理、定期复查等。特殊人群需根据个体情况评估。
1.手术原理
取患者自身的血管(如乳内动脉、桡动脉、胃网膜右动脉等),将狭窄冠状动脉的远端和主动脉连接起来,让血液绕过狭窄的部位,到达缺血的心肌。
改善心肌血液供应,缓解心绞痛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心脏病死亡风险。
2.手术步骤
全身麻醉后,患者平躺在手术台上。
在胸部做几个小切口,插入器械进行手术操作。
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血管进行搭桥。
最后,检查手术部位,确保血管通畅,无出血等问题。
3.适用人群
严重的冠状动脉狭窄,药物治疗无法缓解症状。
心肌梗死导致的心肌功能障碍。
其他心脏疾病可能受益于旁路手术的患者。
4.风险与并发症
手术风险包括但不限于出血、感染、心脏骤停等。
长期来看,患者需要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和他汀类药物,以预防血管再次狭窄。
5.术后护理
患者需要在重症监护室观察一段时间,待身体状况稳定后转回普通病房。
医护人员会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心脏功能。
患者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包括运动、饮食管理等,以促进身体恢复。
6.注意事项
患者和家属应在手术前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手术风险和收益。
术后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护理。
患者应定期复查,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7.特殊人群
儿童心脏搭桥手术相对较少,通常只在特定情况下进行,如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
对于老年人,手术风险可能较高,但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手术仍可能带来益处。医生会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评估和决策。
患有其他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肾功能不全等)的患者,手术风险可能增加,需要更好地控制这些疾病。
总的来说,心脏搭桥手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严重冠状动脉疾病的方法,但手术风险和并发症需要患者和医生充分考虑。在决定手术前,患者应与医生进行详细的讨论,了解手术的利弊,并根据个人情况做出明智的决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