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性尿崩症是由于下丘脑-神经垂体病变导致抗利尿激素(AVP)分泌不足或肾脏对AVP反应缺陷,从而引发多尿、烦渴、低比重尿等症状的疾病。
该病的核心机制在于抗利尿激素的合成、转运、储存或释放障碍,导致肾脏对水分的重吸收功能受损,患者通常每日尿量可达4000ml以上,且尿比重低于1.005。病因涵盖先天性发育异常、外伤、肿瘤、手术损伤、感染、血管病变等多种因素,均可能直接或间接损伤下丘脑-垂体通路,影响AVP的正常分泌。
若出现多尿、烦渴、低比重尿等症状,需立即就医进行头颅MRI、鞍区增强磁共振等检查以明确病因。确诊后,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通过药物(如醋酸去氨加压素片)或手术(如垂体移植术)治疗,同时需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日常需避免过量饮水,保持规律作息与健康心态,以降低疾病对生活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