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甲状腺激素偏高既可能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也可能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中的垂体性甲亢,需结合甲状腺激素水平等综合判断。
当甲状腺本身出现问题,如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桥本甲状腺炎等,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的能力下降,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此时,对垂体的负反馈抑制减弱,垂体就会分泌更多的促甲状腺激素,导致其偏高。患者通常会出现代谢减缓的症状,如畏寒、乏力、食欲减退、体重增加、皮肤干燥、腹胀、便秘、贫血等。还可能出现心血管症状,如心动过缓、心包积液;神经系统症状,如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以及生殖系统症状,女性可能月经失调,男性可能性欲减退、性功能障碍。
但若病变部位在垂体,如垂体瘤,垂体不恰当分泌过多的促甲状腺激素,促使甲状腺分泌更多的甲状腺激素,从而出现甲亢的症状,同时促甲状腺激素也会偏高。患者会有甲亢的典型症状,如心慌、手抖、多汗、烦躁、体重减轻、食欲亢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