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亚急性甲状腺炎
亚急性甲状腺炎是一种与病毒感染有关的自限性疾病,好发于30-50岁女性,春秋季发病较多,与病毒感染有关,可继发于流行性感冒等病毒感染性疾病,起病时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继而出现甲状腺区疼痛,可放射至耳部,吞咽时疼痛加重,可伴有全身不适、食欲减退、肌肉疼痛、发热等症状,查体可发现甲状腺轻至中度肿大,质地较硬,有明显压痛,少数患者可出现一过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实验室检查可有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升高,甲状腺摄碘率降低,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呈“分离”现象,甲状腺超声检查可发现甲状腺体积增大,回声减低,分布不均匀,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甲状腺超声检查,需要与其他甲状腺疾病相鉴别,治疗主要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和甾体类抗炎药,儿童、孕妇、老年人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需注意药物剂量调整。
实验室检查可有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升高,甲状腺摄碘率降低,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呈“分离”现象。甲状腺超声检查可发现甲状腺体积增大,回声减低,分布不均匀。
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甲状腺超声检查。需要与其他甲状腺疾病,如桥本甲状腺炎、无痛性甲状腺炎、产后甲状腺炎等相鉴别。
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主要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和甾体类抗炎药。非甾体类抗炎药适用于症状较轻的患者,常用药物有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甾体类抗炎药适用于症状较重的患者,常用药物有泼尼松。一般用药2-4周后逐渐减量,总疗程6-8周。
亚急性甲状腺炎有一定的自限性,预后良好。但部分患者可复发,少数患者可遗留甲状腺功能减退。
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如下:
儿童亚急性甲状腺炎相对少见,多发生于6岁以上儿童。临床表现与成人相似,但甲状腺局部症状和体征更为明显,可出现高热、甲状腺肿大多个结节,疼痛剧烈,甚至可出现压迫症状。治疗与成人相同,但儿童对激素更敏感,用药剂量需适当减少。
孕妇亚急性甲状腺炎的发病率高于非孕期,且症状可能更严重。治疗可选用泼尼松,剂量应根据病情轻重及孕周调整。一般主张小剂量起始,逐渐加量,症状缓解后逐渐减量,总疗程2-3个月。孕期应密切监测甲状腺功能,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老年人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症状多不典型,易漏诊或误诊。部分患者仅表现为颈部不适、乏力、低热等,无明显甲状腺区疼痛。因此,对于老年患者,如有原因不明的颈部不适、低热等,应警惕亚急性甲状腺炎的可能,及时进行相关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