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丹毒是一种发生于外阴部的皮肤黏膜急性炎症,多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中医称之为“赤游丹”“火丹”等。其临床表现为外阴部皮肤红斑、肿胀、发热、疼痛,可伴有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和发热等全身症状。以下是关于外阴丹毒的一些重要信息:
1.病因:
主要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常继发于外阴部的皮肤黏膜破损、阴道炎、宫颈炎等疾病。
感染途径包括直接感染和淋巴传播。
人体免疫力低下时,容易感染链球菌而发病。
2.症状:
外阴部皮肤出现红斑,迅速扩大并形成界限清楚的片状水肿性浸润,表面紧张发亮,有时可出现水疱或大疱。
皮损处颜色鲜红,灼热疼痛,病变区域与正常皮肤分界清楚。
腹股沟淋巴结可肿大、疼痛。
3.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血沉、抗“O”等,有助于判断感染的严重程度和排除其他疾病。
4.治疗:
全身治疗: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
局部治疗:保持外阴部清洁,外用抗生素软膏或溶液。
对症治疗:如发热时给予退烧药,疼痛剧烈时给予止痛药等。
5.预防: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部清洁。
治疗外阴部的炎症和破损,避免感染扩散。
增强身体免疫力,预防感染。
6.注意事项:
患者应卧床休息,避免劳累和长时间站立。
治疗期间应避免性生活,以免加重病情。
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直至痊愈。
总之,外阴丹毒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患者应注意个人卫生,积极治疗原发病,避免感染扩散。同时,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