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系膜淋巴结炎是一种儿童常见疾病,病因常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关,可出现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通常根据症状、体征和病史进行诊断,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和抗感染治疗。预防方面需注意饮食卫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加强锻炼等。
1.什么是肠系膜淋巴结炎?
肠系膜淋巴结炎是指由于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回肠及结直肠区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好发于7岁以下的儿童,在上呼吸道感染后,有咽痛、倦怠不适等症状,然后出现脐部和右下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有时可在右下腹部扪及肿大的淋巴结。
2.病因
肠系膜淋巴结炎常与上呼吸道感染有联系。病毒感染、链球菌感染、寄生虫感染均可引起肠系膜淋巴结炎。
3.症状
腹痛:多位于右下腹,可呈阵发性或持续性痛。
恶心、呕吐:部分患儿可有恶心、呕吐。
发热:体温可高达38℃-39℃。
4.诊断
医生通常根据患儿的症状、体征和病史来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可能会进行一些检查,如血常规、腹部超声等,以帮助确诊。
5.治疗
一般治疗:注意休息,给予易消化的饮食,腹痛时可给予解痉止痛药。
抗感染治疗:如有细菌感染,可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6.预防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勤洗手。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及时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7.注意事项
对于肠系膜淋巴结炎,家长应注意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如果出现高热、腹痛加剧、呕吐频繁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等药物,以免加重病情。
患儿应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总之,肠系膜淋巴结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家长应注意观察患儿的症状,及时就医,同时注意饮食卫生,加强锻炼,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