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有什么症状
多发性骨髓瘤的常见症状有骨痛和骨骼病变、贫血、肾功能损害、感染、高钙血症、淀粉样变性等,还可能出现头晕、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出血倾向等症状,其症状缺乏特异性,易被误诊,治疗方法主要有化疗、放疗、造血干细胞移植、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
1.骨痛和骨骼病变:约70%的患者会出现骨痛,多为腰骶部、胸骨、肋骨等部位的疼痛。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酸痛、胀痛、剧痛等。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病理性骨折、骨骼变形等。
2.贫血:由于骨髓瘤细胞分泌破骨细胞活性因子,导致破骨作用增强,血钙升高,抑制肾脏1α-羟化酶活性,使活性维生素D3产生减少,进而影响肠道对钙的吸收,引起骨质疏松、脱钙,造成全身骨骼疼痛。此外,肾功能不全、骨髓瘤细胞浸润、化疗药物副作用等也可导致贫血。
3.肾功能损害:骨髓瘤细胞分泌的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可引起肾功能损害,出现蛋白尿、管型尿、血尿等,严重者可导致肾衰竭。
4.感染:由于正常免疫球蛋白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化疗药物副作用等原因,患者容易发生感染,如肺炎、泌尿系统感染、败血症等。
5.高钙血症:血钙升高可引起头痛、恶心、呕吐、多尿、便秘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心律失常、昏迷等。
6.淀粉样变性:约20%的患者可出现淀粉样变性,累及心脏、肾脏、胃肠道等器官,导致相应症状。
7.其他:还可能出现头晕、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出血倾向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多发性骨髓瘤的症状缺乏特异性,容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因此,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老年人,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骨髓穿刺、骨髓活检、血清蛋白电泳、免疫固定电泳、血钙、肾功能等,以明确诊断。
对于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主要包括化疗、放疗、造血干细胞移植、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骨髓瘤类型、症状等因素制定。此外,患者在治疗期间还需要注意饮食、休息、心理调节等,以提高治疗效果。
总之,多发性骨髓瘤的症状多样,需要引起重视。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积极治疗。同时,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注意休息,加强营养,保持良好的心态,以提高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