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腺症是怎么回事
子宫肌腺症是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形成的弥漫或局限性病变,主要表现为月经失调、痛经、性交痛、慢性盆腔痛、尿频尿急尿痛等,病因与子宫手术、子宫内膜异位症、高雌激素血症有关。其诊断方法包括妇科检查、超声检查、磁共振成像、病理检查等。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中医治疗等。子宫肌腺症可能会影响生育,青春期少女、绝经期妇女、哺乳期妇女等特殊人群需注意相关事项。
1.子宫肌腺症的症状有哪些?
月经失调:月经周期缩短、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
痛经:痛经进行性加重,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
性交痛:性交时出现疼痛。
慢性盆腔痛:下腹坠胀、腰背酸痛等。
尿频、尿急、尿痛:子宫肌腺症可能导致子宫增大,压迫膀胱,引起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2.子宫肌腺症的病因是什么?
子宫手术:多次刮宫、剖宫产等子宫手术可能导致子宫内膜碎片进入子宫肌层。
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到子宫肌层也可能引发子宫肌腺症。
高雌激素血症:长期雌激素刺激可能促进子宫内膜异位和子宫肌腺症的发生。
3.如何诊断子宫肌腺症?
妇科检查:医生通过阴道检查触摸子宫,了解子宫大小、形态和质地。
超声检查:B超、经阴道超声等可以观察子宫肌层的情况,判断是否有肌瘤或腺肌症。
磁共振成像(MRI):对子宫肌腺症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病理检查:通过手术或宫腔镜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明确诊断。
4.子宫肌腺症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非甾体抗炎药、避孕药、孕激素等,可缓解症状,但不能根治。
手术治疗:包括子宫切除术、子宫腺肌瘤剔除术等,适用于症状严重或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
介入治疗:通过子宫动脉栓塞术等方法,减少子宫的血液供应,缓解症状。
中医治疗:中医中药、针灸等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但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5.子宫肌腺症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避免多次人工流产:减少子宫内膜异位的机会。
注意经期卫生:避免经期性生活和盆浴。
积极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及时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可预防子宫肌腺症的发生。
合理饮食:避免高雌激素食物的摄入。
6.子宫肌腺症对生育有影响吗?
子宫肌腺症可能会影响生育。子宫肌腺症可导致子宫腔变形、子宫内膜环境改变,影响受精卵的着床和发育。
对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和备孕。
7.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青春期少女:青春期少女如有痛经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除子宫肌腺症的可能。
绝经期妇女:绝经后子宫肌腺症可能会逐渐缓解,但仍需定期复查。
哺乳期妇女:哺乳期妇女应避免使用含有雌激素的药物,以免影响婴儿发育。
总之,子宫肌腺症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妇科疾病,患者应及时就医,接受规范的治疗。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对预防和治疗子宫肌腺症也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