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是双肺继发性肺结核胸膜结核咳
双肺继发性肺结核胸膜结核咳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肺部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传染源为排菌的肺结核患者。其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发热等,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全身症状。诊断主要依靠胸部X线或CT检查、结核菌检查、结核菌素试验等。治疗方法包括抗结核治疗、对症治疗和手术治疗。预防措施包括卡介苗接种、隔离治疗、注意个人卫生、加强锻炼和定期体检。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和老年人需特别注意。
一、病因
双肺继发性肺结核胸膜结核咳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肺部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传染源为排菌的肺结核患者。当健康人吸入含有结核菌的飞沫后,可能会感染结核菌,但只有少数人会发病。发病与否与结核菌的数量、毒力、人体的免疫力和变态反应等因素有关。
二、症状
1.咳嗽、咳痰:是最常见的症状,常为干咳或带有少量黏液痰。
2.咯血:约1/3-1/2的患者会出现咯血,咯血量多少不一。
3.胸痛:多为隐痛或钝痛,深呼吸或咳嗽时加重。
4.呼吸困难:病情严重时可出现渐进性呼吸困难。
5.发热:多为低热,午后潮热,可伴有盗汗、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
三、诊断
1.胸部X线或CT检查:可发现肺部有结核病灶,有助于诊断。
2.结核菌检查:如痰涂片、结核菌培养等,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3.结核菌素试验:用于检测结核菌感染,但不能作为确诊依据。
4.其他检查:如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等,可辅助诊断。
四、治疗
1.抗结核治疗:是治疗肺结核的关键。常用的抗结核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药物过敏史等因素制定,一般需要持续6-9个月。
2.对症治疗:如止咳、祛痰、平喘等,以缓解患者的症状。
3.手术治疗:对于一些病情严重、药物治疗无效或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五、预防
1.卡介苗接种:是预防肺结核的有效措施,新生儿应及时接种卡介苗。
2.隔离治疗:肺结核患者应进行隔离治疗,避免传染他人。
3.注意个人卫生:咳嗽、打喷嚏时应捂住口鼻,避免随地吐痰。
4.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5.定期体检: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胸部X线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六、特殊人群
1.儿童:儿童肺结核的症状不典型,容易被忽视。如果孩子出现咳嗽、咳痰、低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治疗儿童肺结核应遵循个体化原则,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和治疗方案。
2.孕妇:孕妇感染肺结核后,应及时就医,告知医生自己的怀孕情况。治疗肺结核的药物可能会对胎儿造成影响,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权衡利弊,选择对孕妇和胎儿相对安全的药物。
3.老年人:老年人肺结核的症状不典型,容易漏诊或误诊。如果老年人出现咳嗽、咳痰、咯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治疗老年人肺结核应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同时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提高免疫力。
总之,双肺继发性肺结核胸膜结核咳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注意休息,加强营养,定期复查。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传染他人。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体检,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