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BV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自限性传染病,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发热、淋巴结肿大、咽峡炎、肝脾肿大、皮疹等,部分患者可出现并发症,治疗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
1.发热:发热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最常见的症状,通常为高热,体温可达39℃以上,可持续数天至数周。
2.淋巴结肿大:全身淋巴结均可肿大,以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处最为常见,肿大的淋巴结质地柔软、无压痛、无粘连,消退较慢。
3.咽峡炎:可出现咽痛、咽峡部充血、扁桃体肿大等症状。
4.肝脾肿大:约半数患者有肝脾肿大,肝脏肿大较为明显,质地柔软,可有压痛,脾脏肿大程度相对较轻。
5.皮疹:部分患者可出现皮疹,通常为红色斑丘疹,多见于躯干部,可自行消退。
6.其他症状:还可能出现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咳嗽、鼻塞、流涕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表现多样,轻重不一,部分患者症状较轻,仅表现为低热、淋巴结肿大等;而部分患者则症状较重,可出现高热、肝功能损害、神经系统症状等。对于疑似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EBV抗体检测等,以明确诊断。
此外,对于儿童患者,尤其是幼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可能会引起一些并发症,如嗜血细胞综合征、脾破裂等,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在治疗方面,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如退热、止痛、保肝等。同时,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保持口腔清洁,饮食宜清淡、易消化。
需要注意的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断和治疗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判断,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患者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防止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