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钙血症是什么意思
低钙血症是指血清总钙浓度或离子钙浓度低于正常参考值下限的一种病理状态,原因包括维生素D缺乏、甲状旁腺功能减退、肾衰竭等,可出现口周和指(趾)尖麻木、手足抽搐等症状,治疗应根据病因进行,预防可通过晒太阳、运动、饮食等措施,特殊人群需注意。
低钙血症是指血清总钙浓度低于正常参考值下限,或离子钙浓度低于正常参考值下限的一种病理状态。正常情况下,血清总钙浓度为2.25~2.58mmol/L,离子钙浓度为1.10~1.34mmol/L。
低钙血症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可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如果维生素D缺乏,会导致钙吸收减少,从而引起低钙血症。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甲状旁腺可分泌甲状旁腺激素,甲状旁腺激素的作用是促进破骨细胞生成,动员骨钙入血,促进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从而维持血钙平衡。如果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减少,会导致血钙降低。
肾衰竭:肾衰竭时,肾脏排泄磷的能力下降,导致血磷升高,血钙降低。
其他:长期低蛋白血症、严重肝病、急性胰腺炎、大量输入库存血等也可导致低钙血症。
低钙血症的临床表现主要与神经肌肉兴奋性升高有关,可出现口周和指(趾)尖麻木、手足抽搐、腱反射亢进、Chvostek征阳性、Trousseau征阳性等。严重的低钙血症还可导致喉、气管痉挛、癫痫发作甚至呼吸暂停。
对于低钙血症的治疗,应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如果是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应补充维生素D;如果是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引起的,应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并给予左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如果是肾衰竭引起的,应积极治疗肾衰竭;如果是其他原因引起的,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可通过以下措施预防低钙血症的发生。
多晒太阳: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
适量运动:运动可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
合理饮食:多摄入富含钙的食物,如奶制品、豆制品、海鲜等。
定期体检:有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家族史、肾衰竭等高危人群,应定期体检,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低钙血症的治疗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用药。同时,老年人、孕妇、哺乳期妇女等特殊人群更容易发生低钙血症,应特别注意预防。如果出现低钙血症的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