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状结肠癌是结肠癌的一种,好发于40岁以上男性。早期乙状结肠癌多无症状,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出现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排便习惯改变、大便性状改变、腹痛、腹部肿块、肠梗阻等。
结肠镜检查是诊断乙状结肠癌的主要方法,可直接观察肠道黏膜情况,并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另外,如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等,可作为辅助诊断指标。
乙状结肠癌需要根据肿瘤的位置、大小、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包括乙状结肠癌根治术、扩大乙状结肠癌根治术等。用于术后辅助治疗或晚期乙状结肠癌的治疗,可杀死或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有结肠癌家族史者、大肠腺瘤患者、长期高脂肪、低纤维饮食者、长期吸烟者等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结肠镜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