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氏骨折是一种常见的上肢骨折,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可分为伸直型、屈曲型、内收型、外展型四种类型,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疼痛、肿胀、畸形、功能障碍、异常活动、压痛、骨擦音等,具体表现可能因骨折类型、损伤程度、患者年龄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1.临床分型:
伸直型:骨折发生在尺骨上1/3段,向前脱位的桡骨头常压迫或撞击尺骨骨折端,造成尺骨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
屈曲型:骨折发生在尺骨下1/3段,向前脱位的桡骨头常压迫或撞击尺骨骨折端,造成尺骨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
内收型:骨折发生在尺骨中段,向前脱位的桡骨头常压迫或撞击尺骨骨折端,造成尺骨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
外展型:骨折发生在尺骨上段,向前脱位的桡骨头常压迫或撞击尺骨骨折端,造成尺骨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
2.临床表现:
疼痛:骨折部位有明显的疼痛,尤其是在活动时。
肿胀:骨折部位会出现肿胀,严重时可能会出现皮肤发紫。
畸形:骨折部位可能会出现畸形,如缩短、成角等。
功能障碍:由于疼痛和肿胀,患者的上肢功能会受到影响,如无法抬起、旋转等。
异常活动:骨折部位可能会出现异常活动,即骨折端在活动时会出现明显的移动。
压痛:骨折部位有明显的压痛,尤其是在按压骨折端时。
骨擦音:骨折部位可能会出现骨擦音,即骨折端在活动时会发出摩擦的声音。
需要注意的是,孟氏骨折的临床表现可能因骨折类型、损伤程度、患者年龄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在诊断孟氏骨折时,医生通常会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X线检查等,以明确骨折的类型和程度,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治疗方法包括手法复位、外固定、手术治疗等,具体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