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症状表现为瘙痒和黄疸,部分孕妇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对孕妇和胎儿有潜在风险,需及时就医治疗。
1.瘙痒
瘙痒是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最常见的症状,多发生在手掌和脚掌,也可累及四肢、腹部、脸部等,常为对称性,夜间加重,瘙痒程度因人而异,有些孕妇可能仅感轻微瘙痒,而有些孕妇则瘙痒剧烈,难以忍受。
2.黄疸
部分孕妇在瘙痒后会出现黄疸,表现为皮肤和巩膜发黄,但一般程度较轻,少数孕妇可能出现明显的黄疸。
3.其他症状
除了瘙痒和黄疸,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症状并不一定同时出现,且在不同孕妇中的表现可能有所差异。如果孕妇在妊娠期出现不明原因的瘙痒,尤其是在妊娠中晚期,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血清胆汁酸测定、肝功能检查等,以明确诊断。
对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措施:
1.一般治疗
注意休息,左侧卧位,以增加胎盘血液供应,改善胎儿宫内缺氧。
2.药物治疗
(1)保肝药物:如熊去氧胆酸,可减轻瘙痒症状,改善肝功能。
(2)调节胆汁酸代谢药物:如S-腺苷蛋氨酸,可降低血清胆汁酸水平,缓解病情。
3.产科处理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医生可能会建议适时终止妊娠,以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安全。
此外,孕妇在日常生活中也应注意以下事项:
1.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以免引起皮肤破损感染。
2.穿着宽松、舒适的衣物,避免摩擦皮肤。
3.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4.定期产检,密切监测胎儿情况。
总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症状表现主要为瘙痒和黄疸,严重者可能对孕妇和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孕妇应及时就医,接受规范治疗,并注意日常生活中的护理。如果您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有任何疑问,建议咨询专业的妇产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