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
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是一种起病急、病情重、病死率高的疾病,与胆道疾病、酗酒、暴饮暴食、高脂血症等因素有关,主要症状有腹痛、恶心呕吐、腹胀、腹膜炎体征等,实验室检查可有白细胞计数升高、血尿淀粉酶升高、血钙降低、血糖升高等,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诊断,治疗方法包括禁食、胃肠减压、补液、抑制胰腺分泌、抗感染、营养支持、手术治疗等。
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是急性胰腺炎的一种类型,起病急、病情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胆道疾病、酗酒、暴饮暴食、高脂血症等因素有关。
主要症状包括:
1.腹痛:为本病的主要表现和首发症状,突然发作,呈持续性、刀割样或绞痛,常位于上腹或左上腹,向腰背部呈带状放射,取弯腰抱膝位可减轻疼痛。
2.恶心、呕吐:呕吐后腹痛并不缓解。
3.腹胀:腹胀逐渐加重,常出现麻痹性肠梗阻。
4.腹膜炎体征:轻重不等,多局限于上腹,少数可遍及全腹,有压痛、反跳痛和腹肌紧张,但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5.其他症状:部分患者可有黄疸、发热、寒战等。
实验室检查可有:
1.白细胞计数升高。
2.血、尿淀粉酶升高。
3.血钙降低。
4.血糖升高。
5.部分患者可有肝功能异常。
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诊断,包括:
1.B超:可发现胰腺肿大和胰周积液。
2.CT:对诊断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具有重要价值,可显示胰腺坏死的范围和程度。
治疗方法包括:
1.禁食、胃肠减压。
2.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3.抑制胰腺分泌:使用生长抑素或质子泵抑制剂。
4.抗感染。
5.营养支持。
6.手术治疗:对于胰腺坏死感染、胆道梗阻等并发症,需进行手术治疗。
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病情凶险,病死率高,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并发症的处理等。因此,对于怀疑急性胰腺炎的患者,应尽快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孕妇、有胆道疾病史的患者等,更容易发生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应特别注意预防和早期治疗。此外,长期酗酒、暴饮暴食、高脂血症等人群也是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的高危人群,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