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影响1至6岁儿童,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患者多有发热、全身不适,严重时肢体疼痛,发生分布不规则和轻重不等的弛缓性瘫痪。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处理和支持治疗,预防的最有效措施是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
脊髓灰质炎病毒属于肠道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好发于儿童,故又称小儿麻痹症。
根据病毒抗原性不同,可将脊髓灰质炎病毒分为Ⅰ型、Ⅱ型和Ⅲ型三个血清型。该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在粪便及污水中可存活数月,在冰冻阴暗环境中可存活数年。但该病毒对热敏感,加热至56℃30分钟或100℃4分钟即可灭活。
人群对脊髓灰质炎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对同型病毒的免疫力,但持续时间较短。各型间无交叉免疫。隐性感染和轻症瘫痪型患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隐性感染者和无症状的患者由于不易被发现,其数量远较症状明显的患者多,故更具流行病学意义。
脊髓灰质炎病毒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运动神经细胞,以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损害为主。患者多为1~6岁儿童,主要症状是发热,全身不适,严重时肢体疼痛,发生分布不规则和轻重不等的弛缓性瘫痪,俗称小儿麻痹症。
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方法,主要是对症处理和支持治疗。预防脊髓灰质炎最有效的措施是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
对于脊髓灰质炎患者,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饮食,同时要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患者应卧床休息,避免劳累和剧烈运动,一般给予对症治疗,如退热、止痛等,同时给予营养支持和康复治疗,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总之,脊髓灰质炎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疾病,预防接种是预防脊髓灰质炎的最有效措施。一旦发现疑似病例,应及时就医,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