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主要发生在妊娠中晚期,以皮肤瘙痒和黄疸为主要症状,部分患者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对孕妇和胎儿有一定危害,需及时就医。
1.皮肤瘙痒:这是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最常见的症状,通常先从手掌和脚掌开始,然后逐渐蔓延至四肢和躯干部位。瘙痒程度因人而异,有的孕妇会感到轻微的瘙痒,而有的孕妇则会感到剧烈的瘙痒,严重影响睡眠和生活质量。
2.黄疸:皮肤瘙痒后不久,部分孕妇会出现黄疸,即皮肤和巩膜发黄。黄疸的程度通常较轻,但也有少数孕妇会出现较严重的黄疸。
3.其他症状:除了皮肤瘙痒和黄疸外,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还可能导致一些其他症状,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乏力等。
4.无明显症状:约有20%~30%的孕妇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发病过程中没有明显症状,只是在进行产前检查或因其他疾病进行肝功能检查时才被发现。
需要注意的是,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孕妇和胎儿都有一定的危害。对孕妇而言,可能会导致皮肤瘙痒、黄疸等不适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引起早产、胎儿窘迫、产后出血等并发症。对胎儿而言,可能会导致胎儿宫内缺氧、生长受限、早产等不良后果。因此,孕妇在妊娠期应密切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如果怀疑有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医生通常会进行以下检查:
1.肝功能检查:包括血清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指标的检测,以评估肝功能是否受损。
2.血清胆汁酸测定:血清胆汁酸水平是诊断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重要指标。
3.其他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血糖、血脂等,以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皮肤瘙痒和黄疸的疾病。
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一般治疗:注意休息,取左侧卧位,以增加胎盘血流量。同时,应避免搔抓皮肤,以免引起皮肤感染。
2.药物治疗:主要使用保肝药物和利胆药物,如熊去氧胆酸、腺苷蛋氨酸等,以缓解症状、改善肝功能。
3.产科处理:医生会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要提前终止妊娠。一般来说,如果病情严重、胎儿窘迫等情况,需要及时终止妊娠。
总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症状表现多样,对孕妇和胎儿都有一定的危害。孕妇应密切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进行诊断和治疗,以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