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疮四期包括一期红斑、二期水疱或浅表溃疡、三期累及皮下组织和肌肉、四期累及骨骼和深层组织。处理方法因病期而异,包括减压、清洁、抗菌药膏或手术等,预防措施包括翻身、营养支持等。
1.一期压疮:
临床表现:皮肤完整,出现压之不褪色的红斑。
损伤机制:皮肤长时间受到压力,导致血液循环受阻。
高危人群:长期卧床、坐轮椅、身体瘦弱、营养不良、水肿等患者。
处理方法:去除导致压疮的原因,如定时翻身、减压等。可使用气垫床、减压垫等辅助工具。
2.二期压疮:
临床表现:皮肤破损,形成水疱或浅表溃疡。
损伤机制:皮肤受到压力和摩擦力的双重作用。
高危人群:一期压疮未得到及时处理、皮肤潮湿、大小便失禁等患者。
处理方法:清洁创面,去除水疱疱液,使用抗菌药膏或敷料覆盖。
3.三期压疮:
临床表现:皮肤破损较深,累及皮下组织和肌肉。
损伤机制:压力和摩擦力导致皮肤深层组织受损。
高危人群:长期卧床、意识不清、感觉障碍等患者。
处理方法:彻底清创,根据创面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如手术修复、皮瓣移植等。
4.四期压疮:
临床表现:皮肤破损严重,累及骨骼和深层组织。
损伤机制:长期受压导致组织坏死、感染。
高危人群:严重营养不良、合并糖尿病等患者。
处理方法:清创后,根据创面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如负压引流、植皮等。同时,积极控制感染,加强营养支持。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压疮的预防和处理,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个体情况,采取多学科团队的合作方式。同时,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定时翻身,加强营养支持等也是预防压疮的重要措施。如果发现压疮,应及时就医,以便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