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肿瘤有什么症状
通常情况下,大多数大肠肿瘤早期没有明显症状,但随着肿瘤的生长,可能会出现大便习惯改变、大便性状改变、腹痛、腹部肿块、便血、贫血、肠梗阻等症状。
1.大便习惯改变
患者排便规律会发生紊乱,原本每日定时排便,可能变为一天多次排便,或出现便秘,排便间隔延长至2-3天甚至更久;也可能出现腹泻与便秘交替的情况。这是因为肿瘤刺激肠道黏膜,影响肠道正常蠕动节律,还可能部分堵塞肠腔,干扰粪便的正常通行。例如,左半结肠肠腔相对狭窄,肿瘤易引起梗阻症状,导致排便次数增多、里急后重等。
2.大便性状改变
正常成形的大便形态会发生变化,变得细长、扁窄,形似铅笔,这是由于肿瘤在肠腔内生长,挤压粪便所致;有时大便表面会出现凹槽、压痕;严重情况下,肿瘤占据大部分肠腔,会使大便变得稀烂不成形。如果肿瘤发生在直肠,还可能出现排便不尽感,总觉得大便排不干净。
3.腹痛
疼痛多为隐痛、胀痛,位置不固定,早期疼痛程度较轻,呈间歇性发作,容易被忽视。随着肿瘤增大,刺激肠道引起痉挛,或肿瘤导致肠道梗阻,腹痛会逐渐加重,变为持续性疼痛。如果肿瘤发生破溃、感染,炎症刺激周围组织,也会引发腹痛,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
4.腹部肿块
当肿瘤生长到一定大小,部分患者可在腹部触摸到肿块。肿块质地较硬,表面不光滑,初期可推动,随着病情发展,与周围组织粘连,活动度变差。肿块一般位于肿瘤所在部位,如升结肠肿瘤,肿块多在右侧腹部;降结肠肿瘤,肿块则在左侧腹部。但如果肿瘤位置较深或患者体型肥胖,可能不易摸到肿块。
5.便血
便血是大肠肿瘤较为常见的症状之一,肿瘤表面血管丰富,且易发生破溃出血。出血量较少时,肉眼难以察觉,需通过粪便潜血试验检测;出血量较多时,大便表面可附着鲜血,或与粪便混合呈现暗红色、果酱色。部分患者会误以为是痔疮出血而延误诊治,二者的区别在于,痔疮便血多为便后滴血,血液鲜红且不与粪便混合,而大肠肿瘤便血通常血液与粪便混合,还可能伴有黏液。
6.贫血
由于肿瘤持续慢性出血,人体长期失血,铁元素等造血原料不断丢失,却无法及时补充,就会导致缺铁性贫血。患者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乏力、心慌、气短等,活动后症状加重。这种贫血通过常规补血治疗效果不佳,只有根治肿瘤,才能从根本上改善贫血状况。
7.肠梗阻
这是大肠肿瘤晚期常见的严重并发症,肿瘤不断生长,堵塞肠腔,或引起肠管粘连、扭转,导致肠内容物无法正常通过。患者会出现腹痛加剧、腹胀明显、呕吐频繁、停止排气排便等典型症状。肠梗阻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导致肠壁缺血坏死、穿孔,引发弥漫性腹膜炎,危及生命。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症状并不一定都是大肠肿瘤引起的,其他肠道疾病也可能出现类似症状。因此,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年龄较大、有大肠肿瘤家族史的人群,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