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憩室是指膀胱局部向外膨出形成的袋状结构,可由先天性发育异常、下尿路梗阻等引起,患者会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血尿、腹部肿块等症状。较小的憩室且无明显症状者,可定期复查;有明显症状或并发症者,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1.病因:
先天性发育异常:膀胱壁部分组织薄弱,形成憩室。
下尿路梗阻:如前列腺增生、尿道狭窄等,导致尿液排出受阻,膀胱内压力增加,促使憩室形成。
其他因素:长期慢性膀胱炎、膀胱结石等也可能增加膀胱憩室的发生风险。
2.症状:
尿频、尿急、尿痛:由于尿液潴留和感染引起。
排尿困难:下尿路梗阻导致。
血尿:有时会出现肉眼或镜下血尿。
腹部肿块:较大的憩室可能在腹部摸到肿块。
3.诊断:
超声检查:可发现膀胱内的憩室及其他异常。
排泄性尿路造影:了解尿路形态和功能。
膀胱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膀胱内情况,并取组织进行活检。
4.治疗:
症状较轻者:定期复查,观察病情变化。
有症状或并发症者: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手术治疗包括经尿道膀胱憩室切除术、膀胱部分切除术等。
5.预防:
及时治疗下尿路疾病,预防梗阻。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多饮水,避免憋尿。
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
对于有膀胱憩室的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随访,以防止病情进展。同时,如果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