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酒渣鼻呢
酒渣鼻是一种主要发生于面部中央的红斑和毛细血管扩张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螨虫感染、饮食、胃肠功能、内分泌障碍、精神因素、病灶感染、心血管疾患、酗酒、嗜食辛辣食物、冷热刺激、毛囊虫寄生等有关,患者会出现红斑、丘疹、脓疱、鼻赘等症状,检查时部分患者可出现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螨虫检查阳性,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外用药物、口服药物)、物理和手术治疗等,预后一般较好,但容易复发。
病因:
目前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可能与螨虫感染有关,是酒渣鼻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饮食、胃肠功能、内分泌障碍、精神因素、病灶感染、心血管疾患、酗酒、嗜食辛辣食物、冷热刺激、毛囊虫寄生等均可诱发或加重本病。
症状:
红斑期:面中部特别是鼻部、两颊、眉间及颏部出现红斑,对称分布,红斑初为暂时性,在进食辛辣食物、热饮或外界环境温度突然改变后,面部潮红充血,尤其以进食、饮酒、运动后或情绪激动时更为明显,有时伴有毛细血管扩张,呈细丝状,病情进一步发展,红斑持续不退,毛细血管扩张加重,出现持久性红斑,并伴有丘疹、脓疱、甚至鼻赘形成。
丘疹脓疱期:在红斑基础上,出现痤疮样丘疹或脓疱,损害较深较大时可形成疖肿,囊肿。
鼻赘期:病期欠者,鼻部可出现多个结节,互相融合,表面凹凸不平,毛细血管扩张显著,皮脂腺异常增大,毛囊口明显扩大,可挤出白色粘稠皮脂分泌物,后期鼻部皮肤增厚、变大,呈橘皮样改变,触之较硬,常无自觉症状。
检查:
血常规:部分患者可出现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
螨虫检查:刮取鼻部或毛囊蠕形螨阳性。
其他检查:必要时行酒渣鼻切割术,可做病理检查,有助于诊断及与其他疾病相鉴别。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结合相关检查,一般可明确诊断。
治疗:
一般治疗:调整生活方式,避免诱因,避免食用辛辣食物、饮酒、过热或寒冷刺激等。
药物治疗:
外用药物:可选用甲硝唑凝胶、林可霉素凝胶、过氧化苯甲酰凝胶等。
口服药物:可以选择美满霉素、多西环素等抗生素。
物理和手术治疗:毛细血管扩张者激光治疗效果较好。鼻赘期也可手术切割治疗,以达到美容效果。
预后:
酒渣鼻的预后一般较好,部分患者可自行缓解,但容易复发。
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减轻症状,预防病情进展。
患者需要注意皮肤护理,避免诱因,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需要注意的是,酒渣鼻的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对于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等特殊人群,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