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荨麻疹到底是什么意思啊
慢性荨麻疹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皮肤疾病,其特征为风团和/或血管性水肿,可持续数周、数月甚至更长时间。其病因复杂,可能与过敏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物理因素、精神因素、遗传因素等有关。治疗方法包括抗组胺药物、免疫调节剂、生物制剂等,治疗应个体化。患者应避免诱因、调整饮食、注意皮肤护理、进行心理调适,并定期复诊。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和哺乳期妇女、老年人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1.定义和症状
慢性荨麻疹的定义是风团和/或血管性水肿(皮肤肿胀)反复发作,持续时间超过6周。
症状包括皮肤上突然出现的瘙痒性肿块,通常在数小时内消退,但可能会反复出现。风团可以单个或多个出现,形状和大小不一。除了皮肤症状外,有些人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头痛、腹痛等全身症状。
2.病因
慢性荨麻疹的病因复杂,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过敏反应:对食物、药物、昆虫叮咬、接触物等过敏。
感染:病毒、细菌、真菌等感染。
物理因素:如热、冷、压力、日光等。
精神因素:紧张、焦虑、抑郁等。
遗传因素:部分患者有家族遗传倾向。
3.诊断
医生会根据症状、病史和体格检查来诊断慢性荨麻疹。可能会进行一些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过敏原检测等,以排除其他潜在的疾病。
4.治疗
治疗的目的是缓解症状、减少发作频率和改善生活质量。治疗方法包括:
抗组胺药物: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常用药物,可减轻瘙痒和红肿。
免疫调节剂:对于严重或难治性慢性荨麻疹,可能会使用免疫调节剂。
生物制剂:针对特定靶点的生物制剂在一些患者中也有良好的效果。
其他治疗方法:如光疗、中医中药等。
治疗应个体化,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5.注意事项
避免诱因: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感染源和物理因素等可能触发荨麻疹的因素。
饮食调整:有些患者可能对某些食物过敏,可尝试记录饮食日记,找出可能的过敏原并避免食用。
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搔抓,使用温和的护肤品。
心理调适:慢性荨麻疹可能会对患者的心理产生影响,如焦虑、抑郁等,可寻求心理支持。
定期复诊: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复诊,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6.特殊人群
儿童患者:治疗应根据年龄和体重选择合适的药物,并注意药物的安全性。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应咨询医生,权衡利弊。
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老年人对药物的耐受性可能较差,治疗时需谨慎。
总之,慢性荨麻疹需要综合治疗,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同时注意生活中的细节,以缓解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