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肺结核胸膜炎
继发性肺结核胸膜炎是一种由结核菌感染引起的胸膜炎症,可能导致胸部疼痛、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通过胸部X线、CT、结核菌检查等可确诊,治疗方法主要是抗结核治疗,包括休息、加强营养、对症治疗、胸腔穿刺抽液、手术治疗等。多数患者经过规范治疗后可痊愈,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胸膜粘连、肥厚等后遗症。预防方法包括卡介苗接种、早期发现和治疗、隔离治疗、注意个人卫生、加强锻炼等。儿童、孕妇、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感染肺结核后,应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一、概述
继发性肺结核胸膜炎是由于肺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胸膜炎症。这种疾病可能会导致胸部疼痛、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在成年人中较为常见,且多数情况下是双侧性的。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胸腔积液、肺部毁损等。
二、病因
1.结核菌感染:是最主要的病因。开放性肺结核患者,经常咳嗽、打喷嚏,将含有结核菌的飞沫播散到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后可致结核菌感染。
2.机体免疫力下降:糖尿病、矽肺、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疾病患者,由于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发生结核菌感染。
3.其他因素: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艾滋病病毒感染等也可增加结核菌感染的风险。
三、症状
1.发热:发热是继发性肺结核胸膜炎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体温通常在38℃左右,可持续数天至数周。
2.盗汗:入睡后出汗,醒来后汗止,称为盗汗。盗汗是继发性肺结核胸膜炎的典型症状之一。
3.咳嗽:咳嗽是继发性肺结核胸膜炎的另一个常见症状,多为刺激性咳嗽。
4.胸痛:胸痛是继发性肺结核胸膜炎的主要症状之一,疼痛通常为隐痛或钝痛,深呼吸、咳嗽或变换体位时加重。
5.呼吸困难:呼吸困难是继发性肺结核胸膜炎的常见症状之一,严重时可出现发绀。
四、检查
1.胸部X线检查:胸部X线检查是诊断继发性肺结核胸膜炎的常用方法,可发现肺部阴影和胸腔积液。
2.胸部CT检查:胸部CT检查可更清楚地显示肺部病变和胸腔积液的情况,有助于诊断和治疗。
3.结核菌检查:结核菌检查是诊断继发性肺结核胸膜炎的重要方法,包括结核菌涂片、结核菌培养和结核菌药敏试验等。
4.血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可了解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和分类,有助于判断是否合并细菌感染。
5.其他检查:如血沉、C反应蛋白、结核菌素试验等,可辅助诊断和判断病情。
五、治疗
1.一般治疗:注意休息,加强营养,摄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避免劳累和受凉。
2.抗结核治疗:是治疗继发性肺结核胸膜炎的关键。常用的抗结核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治疗时间一般为6~9个月。
3.对症治疗:如发热、咳嗽、胸痛等症状明显,可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如解热镇痛药、止咳药、镇痛药等。
4.胸腔穿刺抽液:对于胸腔积液较多、呼吸困难明显的患者,可进行胸腔穿刺抽液,以减轻症状。
5.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六、预后
继发性肺结核胸膜炎的预后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治疗是否及时、是否合并其他疾病等因素有关。多数患者经过规范的抗结核治疗后,可痊愈。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胸膜粘连、肥厚等后遗症。
七、预防
1.卡介苗接种:卡介苗接种是预防肺结核的有效方法,可降低肺结核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2.早期发现和治疗:肺结核患者应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避免结核菌传播。
3.隔离治疗:开放性肺结核患者应进行隔离治疗,避免传染他人。
4.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勤通风、不随地吐痰等。
5.加强锻炼: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肺结核感染。
八、特殊人群
1.儿童:儿童肺结核的症状不典型,容易被忽视。如果孩子出现咳嗽、咳痰、低热、盗汗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结核菌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2.孕妇:孕妇感染肺结核后,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抗结核药物可能会对胎儿造成影响,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关注胎儿的情况。
3.老年人:老年人肺结核的症状不典型,容易漏诊和误诊。如果老年人出现咳嗽、咳痰、低热、盗汗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结核菌检查和胸部X线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需求,建议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