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脑膜炎一般是由血源性感染、直接传播、邻近感染扩散、免疫系统功能低下等原因所致。
1.血源性感染
细菌通过血液循环传播至大脑和脊髓的脑膜,引发炎症。常见的致病菌包括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和流感嗜血杆菌等。这些细菌在血液中繁殖并随血流到达脑膜,造成感染。
2.直接传播
细菌通过头部创伤、手术或感染性病灶直接进入脑膜。例如,头部外伤后细菌可能通过头骨的裂隙或伤口进入脑膜,引发感染。此外,中耳炎、鼻窦炎等感染性病灶的细菌也可能蔓延至脑膜。
3.邻近感染扩散
邻近感染部位的细菌可能扩散至脑膜。例如,中耳炎、鼻窦炎等感染若未得到及时治疗,其细菌可能通过解剖结构蔓延至大脑和脊髓的脑膜,导致感染。
4.免疫系统功能低下
当人体免疫系统较弱时,对细菌的抵抗力降低,更容易发生感染。例如,HIV感染者、糖尿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等,其免疫系统功能受损,更容易发生细菌性脑膜炎。
不仅如此,某些医疗操作也可能增加细菌性脑膜炎的发病风险。如神经外科手术,手术过程中如果消毒不严格,细菌可能被带入颅内,术后引发感染。腰椎穿刺等有创操作,如果无菌操作不规范,也可能将细菌引入蛛网膜下腔,导致脑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