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发性窦性心动过速怎么治疗
阵发性窦性心动过速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一般治疗需去除诱因,如调整生活方式、调节情绪、治疗诱发疾病等,发作时应休息。药物治疗常用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等,但特定人群禁用)和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如维拉帕米等,特定人群慎用)。特殊人群中,儿童尽量先一般治疗,用药需精确计算剂量并密切观察;孕妇优先一般治疗,用药需医生评估;老年人因基础疾病多、肝肾功能减退,用药从小剂量开始并密切监测指标及对基础疾病的影响。
一、一般治疗
1.去除诱因:对于阵发性窦性心动过速,很多时候存在诱发因素。例如生活方式方面,长期熬夜、过度劳累、大量吸烟饮酒或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都可能诱发。应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戒烟限酒,减少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品的摄入。情绪因素也很关键,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激动等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心动过速,患者需学会调节情绪,通过适当运动、听音乐、冥想等方式缓解压力。若因发热、贫血、甲亢等疾病诱发,需积极治疗原发病。
2.休息:发作时应立即停止剧烈运动或其他活动,坐下或躺下休息,有助于缓解心脏负担,使心率逐渐恢复正常。
二、药物治疗
1.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阿替洛尔等,通过阻断β受体,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减慢心率。适用于大多数阵发性窦性心动过速患者,但支气管哮喘、严重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患者禁用。
2.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如维拉帕米、地尔硫?等,可抑制钙离子内流,减慢房室传导,降低心率。但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患者需慎用。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的心脏生理功能与成人不同,身体耐受性也较差。应尽量先采用一般治疗,避免轻易使用药物。若非用不可,需严格遵医嘱,因为儿童用药剂量需根据体重等因素精确计算,且部分药物可能对儿童生长发育有潜在影响。同时,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症状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2.孕妇:孕期心脏负担加重,阵发性窦性心动过速可能更易发生。治疗时应优先选择一般治疗,避免使用可能对胎儿有不良影响的药物。如需用药,一定要在医生评估利弊后,选用相对安全的药物,并密切监测母婴情况。
3.老年人: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用药需谨慎。由于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在使用治疗阵发性窦性心动过速药物时,要从小剂量开始,逐渐调整剂量,并密切监测心率、血压等指标,同时关注药物对其他基础疾病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