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性心脏病是什么病
高血压性心脏病是因血压长期升高导致左心室负荷加重,继而出现左心室肥厚、扩张的器质性心脏病。早期患者可无明显自觉症状,严重时会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咯血等左心衰竭症状,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预防措施包括控制血压、改善生活方式、积极治疗高血压病等。
一、症状表现
1.心功能代偿期
患者可无明显自觉症状,但在心尖区或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可闻及Ⅰ~Ⅱ级收缩期杂音,呈吹风样,且较粗糙,尤以左侧卧位或体力活动后更明显。X线检查可发现左心室增大。
2.心功能失代偿期
患者可出现左心衰竭的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咯血、乏力、疲倦、心悸、少尿等。严重时可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甚至急性肺水肿。查体可发现心率增快,心尖区可闻及舒张期奔马律,肺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可闻及第二心音亢进,两肺底部可闻及湿啰音,部分患者还可出现胸水和腹水。
二、诊断方法
1.详细询问病史
了解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有无吸烟史、家族史等。
2.体格检查
测量血压,检查心脏听诊、肺部啰音等。
3.实验室检查
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
4.其他检查
如冠状动脉造影、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等,有助于评估心脏功能和心肌梗死等并发症。
三、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
包括减轻体重、限制钠盐摄入、补充钾盐、减少脂肪摄入、戒烟限酒、适当运动等。
2.药物治疗
(1)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呋塞米等,可减少血容量,降低血压。
(2)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可降低心率,减少心肌耗氧量,改善心功能。
(3)钙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维拉帕米等,可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等,可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改善心功能。
(5)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如氯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等,可特异性地拮抗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改善心功能。
3.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高血压性心脏病,如心脏扩大、心力衰竭等,可考虑手术治疗,如心脏移植、左心室减容术等。
四、预防措施
1.定期测量血压,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内。
2.改善生活方式,如减轻体重、限制钠盐摄入、补充钾盐、减少脂肪摄入、戒烟限酒、适当运动等。
3.积极治疗高血压病,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4.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5.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
总之,高血压性心脏病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需要积极治疗和预防。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情绪激动,低盐、低脂饮食,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