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血液整体呈弱碱性,其酸碱度(pH值)通常稳定在7.35-7.45之间,这一酸碱平衡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较为重要。

血液中存在多种缓冲物质,如碳酸氢盐缓冲系统、磷酸盐缓冲系统和血浆蛋白缓冲系统等,它们协同作用以保持血液pH值的相对稳定。当酸性物质进入血液时,碳酸氢盐缓冲系统中的碱性物质(如碳酸氢钠)会与之反应,中和酸性;反之,当碱性物质增多时,酸性成分(如碳酸)则发挥作用,调节酸碱度。此外,肺和肾脏也参与维持血液酸碱平衡。肺通过调节二氧化碳的排出量,影响血液中碳酸的浓度;肾脏则通过对氢离子、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的重吸收或排泄,精细调节体内酸碱水平。
在某些病理状态下,血液的酸碱平衡会被打破。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严重腹泻等,可使酸性物质在体内积聚,导致血液pH值下降,引发酸中毒;而过度通气导致二氧化碳排出过多等情况,可能引起血液pH值升高,造成碱中毒。无论是酸中毒还是碱中毒,一旦血液pH值超出7.35-7.45的范围,都将影响酶的活性、细胞膜的功能以及体内物质代谢,严重时会威胁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