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痹症病原体是什么
小儿麻痹症的相关信息。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儿童,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主要传染源为隐性感染和轻症瘫痪型病人。其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咽痛和肢体疼痛,部分病人可发生弛缓性麻痹。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处理和支持治疗,重点是做好预防。预防措施主要是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
根据上述问题,以下是关于小儿麻痹症的相关信息:
1.小儿麻痹症的医学名称是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儿童,尤其是<6个月~5岁的婴幼儿。
2.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隐性感染(没有症状的感染)和轻症瘫痪型病人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3.病毒由口腔进入人体后,经过短暂的潜伏期便侵入血液,病毒随血流播散,最终定位于脊髓和脑部,引起一系列病变。
4.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咽痛和肢体疼痛,部分病人可发生弛缓性麻痹。
5.前驱期主要表现为发热、食欲不振、多汗、烦躁和全身感觉过敏;症状持续1~4天。
6.瘫痪前期可在前驱期症状消失后1~6天再次发热,而至本期,或由前驱期直接进入本期。患儿出现高热、头痛、颈背强直、四肢疼痛、弛缓性瘫痪,以及感觉过敏和消失等。
7.瘫痪期一般为5~14天,本期因瘫痪而停止发育的肌群多于发热期初愈的肌群。
8.恢复期一般在瘫痪后1~2个月开始,开始恢复的速度较快,随后逐渐减慢,至2年后仍不恢复者,常成为后遗症。
9.后遗症期可见受累肌肉萎缩、畸形,神经功能不能恢复,造成受累肢体的畸形。
10.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处理和支持治疗,重点是做好预防。
11.预防小儿麻痹症的主要措施是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目前有口服减毒活疫苗和注射灭活疫苗两种。
12.儿童应按计划免疫程序按时接种疫苗,家长应注意及时带孩子进行预防接种。
13.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14.发现小儿麻痹症患者应及时隔离治疗,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20天。
15.患者在症状消失后40天方可解除隔离。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疑问,请咨询专业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