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怎么回事
双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一种因多种原因导致股骨头血液供应受损而引发的疾病,其病因包括创伤、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酒精中毒等,主要症状有髋关节疼痛、活动受限、跛行及髋关节畸形等。X线、MRI、核素骨扫描等检查有助于诊断,治疗方法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预防措施包括避免髋关节创伤、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戒酒、定期体检等。
1.病因:
创伤:股骨颈骨折、髋关节脱位等髋关节创伤是导致双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常见原因。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长期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龙等,可导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酒精中毒:长期酗酒可导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其他:潜水病、镰状细胞贫血、脂蛋白异常血症等也可引起双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2.症状:
髋关节疼痛:早期可出现间歇性或持续性疼痛,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缓解。
髋关节活动受限:髋关节屈伸、内收、外展等活动受限。
跛行:行走时出现跛行,步态异常。
髋关节畸形:晚期可出现髋关节畸形,如髋关节脱位、半脱位等。
3.诊断:
病史:询问患者的病史,如创伤、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酒精中毒等。
体格检查:检查髋关节的活动度、疼痛、畸形等。
X线检查:可发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改变,如骨质疏松、囊性变等。
磁共振成像(MRI):对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核素骨扫描:可早期发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4.治疗:
非手术治疗:
限制负重:避免长时间行走、站立,减轻髋关节的负担。
物理治疗:包括热敷、冷敷、按摩、针灸等,可缓解疼痛,改善髋关节功能。
药物治疗:使用非甾体抗炎药、镇痛药、改善骨代谢药物等,可缓解疼痛,改善病情。
手术治疗:
髓芯减压术:通过减轻股骨头内的压力,改善股骨头的血液供应。
带血管蒂骨移植术:将健康的骨组织移植到股骨头缺血区,促进股骨头的修复。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适用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晚期,髋关节严重破坏的患者。
5.预防:
避免髋关节创伤:如股骨颈骨折、髋关节脱位等,应及时治疗。
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使用糖皮质激素期间,应注意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预防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
戒酒:避免长期酗酒。
定期体检:有髋关节疾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酗酒等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定期进行体检,早期发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总之,双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应早发现、早治疗。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注意休息,避免髋关节负重,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