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心脏动脉导管未闭合
婴儿心脏动脉导管未闭是一种先天性心脏病,若持续不闭会导致一系列症状,如易疲劳、乏力、心悸、气急、呼吸困难、咳嗽、咯血等,还可能出现发热、盗汗、食欲减退等全身感染症状。目前主要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四种方法。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主要针对症状不明显的患儿,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则适用于症状明显或有其他并发症的患儿。治疗后需定期复查,预防感染,避免剧烈运动,按医嘱服药。对于早产儿和合并其他疾病的患儿,治疗需更为谨慎。
一、什么是婴儿心脏动脉导管未闭合?
动脉导管原本是胎儿血液循环中的一个正常结构,在胎儿时期,由于肺脏不具有呼吸功能,来自右心房的静脉血需通过动脉导管进入降主动脉,再经脐动脉进入胎盘,在胎盘内与母体血液进行气体和物质交换,以获取氧气、营养物质和排出二氧化碳等代谢产物。胎儿出生后,肺开始呼吸,肺循环和体循环各司其职,动脉导管应逐渐关闭。如果动脉导管持续不闭合,就称为动脉导管未闭。
二、婴儿心脏动脉导管未闭的症状有哪些?
1.轻者可无明显症状,一般在体格检查时发现心脏杂音而被确诊。
2.症状多在婴儿期后逐渐出现,如易疲劳、乏力、活动后心悸、气急等。
3.当出现心力衰竭时,可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咯血等症状。
4.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时,可出现发热、盗汗、食欲减退等全身感染症状。
三、婴儿心脏动脉导管未闭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1.一般治疗
(1)定期复查:对于症状不明显的动脉导管未闭患儿,可定期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监测病情变化。
(2)预防感染:注意保暖,避免感染,尤其是呼吸道感染。
(3)喂养指导:提倡母乳喂养,保证患儿营养摄入。
2.药物治疗
(1)吲哚美辛: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促进动脉导管关闭。
(2)布洛芬:具有抗炎、解热、镇痛作用,也可用于动脉导管未闭的治疗。
3.介入治疗
(1)经导管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是一种微创治疗方法,通过股动脉插入导管,将封堵器送达动脉导管部位,使其关闭。
(2)弹簧圈栓塞术:通过导管将弹簧圈送达动脉导管部位,使其堵塞。
4.手术治疗
(1)结扎术:在体外循环下,将动脉导管直接结扎。
(2)切断缝合术:在体外循环下,将动脉导管切断后直接缝合。
四、婴儿心脏动脉导管未闭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定期复查:无论采用何种治疗方法,都需要定期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以了解动脉导管未闭的闭合情况及心脏功能。
2.预防感染:注意保暖,避免感染,尤其是呼吸道感染。
3.喂养指导:提倡母乳喂养,保证患儿营养摄入。
4.避免剧烈运动:避免患儿进行剧烈运动,以免增加心脏负担。
5.按医嘱服药:如有需要,应按医嘱服用药物,不得自行增减药量。
五、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1.早产儿:由于早产儿的动脉导管未闭发生率较高,且可能合并其他疾病,因此需要密切监测,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2.合并其他疾病的患儿:如合并心力衰竭、感染性心内膜炎等疾病的患儿,治疗难度较大,需要综合治疗。
3.有创治疗的患儿: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后,需要注意观察伤口情况,避免感染。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总之,婴儿心脏动脉导管未闭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需要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同时,家长要注意患儿的护理,定期复查,避免感染,保证患儿的营养摄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