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隐球菌病是新型隐球菌感染引起的肺部疾病,CT影像表现有肺部结节或肿块、晕征、实变影、胸腔积液、纵隔淋巴结肿大等,治疗用抗真菌药物,免疫力低下人群需注意预防,出现症状及时就医。
1.肺部结节或肿块:肺隐球菌病在CT影像上常表现为单个或多个肺部结节或肿块,大小不一,边缘较模糊,部分病灶可有空洞形成。
2.晕征:晕征是肺隐球菌病的特征性表现之一,即在结节或肿块周围出现密度较低的晕环,边界不清。
3.实变影:部分患者的肺部病变可表现为实变影,密度均匀,边界不清,与肺炎相似。
4.胸腔积液:少数患者可出现胸腔积液,多为少量积液。
5.纵隔淋巴结肿大:肺隐球菌病可导致纵隔淋巴结肿大,但一般不明显。
需要注意的是,CT影像表现只是诊断肺隐球菌病的重要依据之一,还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判断。对于疑似肺隐球菌病的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如血清学检查、病理检查等,以明确诊断。
治疗肺隐球菌病通常采用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伊曲康唑等。具体的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免疫状态等因素制定。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遵医嘱按时服药,并定期进行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
此外,对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AIDS患者、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等,肺隐球菌病的发病率较高,应注意预防。如果出现咳嗽、咳痰、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