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质性肺炎是一种主要累及肺间质、肺泡和细支气管的肺部弥漫性疾病,病因多样,临床表现主要为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其诊断主要依靠胸部高分辨率CT、肺功能检查、支气管肺泡灌洗和肺活检等,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氧疗、肺康复治疗等。
1.病因:
已知病因的间质性肺炎:如吸入无机粉尘(如二氧化硅、石棉、煤等)、有机粉尘(如霉草尘、蔗尘、蘑菇肺、饲鸽者肺等)、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氯气等)、药物(如博来霉素、甲氨蝶呤、呋喃妥因等)、放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感染(如病毒、细菌、真菌、卡氏肺孢子虫等)、肺血管炎等。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原因不明,可能与遗传、环境因素有关。包括特发性肺纤维化、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隐源性机化性肺炎、急性间质性肺炎、呼吸性细支气管炎伴间质性肺病、脱屑性间质性肺炎、淋巴细胞性间质性肺炎、未分类的间质性肺炎。
2.症状:
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常伴有咳嗽、咳痰、乏力、消瘦等症状。
呼吸困难在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可缓解。
严重者可出现呼吸衰竭。
3.诊断:
胸部高分辨率CT是诊断间质性肺炎的重要方法。
肺功能检查可了解肺的通气功能和弥散功能。
支气管肺泡灌洗和肺活检有助于明确病因和诊断。
4.治疗: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氧疗、肺康复治疗等。
药物治疗主要针对病因和症状进行治疗,如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氧化剂等。
氧疗可改善患者的缺氧症状。
肺康复治疗包括呼吸训练、营养支持等。
5.预防:
避免接触已知的危险因素,如粉尘、气体、药物等。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预防感染。
需要注意的是,间质性肺炎的治疗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方案,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