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麻诱导时嗜铬细胞瘤容易发生高血压
全麻诱导时嗜铬细胞瘤患者可能会出现高血压反应,这是由于儿茶酚胺释放增加所致,临床表现为头痛、心悸、多汗、恶心、呕吐等,严重者可导致心律失常、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术前应充分评估,控制血压,避免诱因,密切监测。
1.高血压的发生机制
嗜铬细胞瘤是起源于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节或其他部位的嗜铬组织的肿瘤,能持续或间断地释放大量儿茶酚胺,引起持续性或阵发性高血压和多个器官功能及代谢紊乱。
全麻诱导时,患者的血压通常会下降,但对于嗜铬细胞瘤患者,由于儿茶酚胺的释放增加,可导致血压急剧升高。
2.临床表现
高血压是全麻诱导时嗜铬细胞瘤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但部分患者可能还会出现头痛、心悸、多汗、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的高血压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
3.诊断
对于怀疑全麻诱导时发生高血压的患者,需要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如血儿茶酚胺测定、肾上腺素能受体功能测定、超声、CT、磁共振成像等。
4.治疗
治疗的关键是控制血压,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
药物治疗:使用α-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如酚苄明,以降低血压;同时使用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以减慢心率。
手术治疗:对于有手术指征的患者,应尽早进行手术切除肿瘤。
5.注意事项
术前评估:对于有嗜铬细胞瘤病史或怀疑有嗜铬细胞瘤的患者,术前应进行充分的评估,包括详细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
控制血压:术前应使用α-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控制血压,使血压稳定在正常范围内。
避免诱因:全麻诱导时应避免使用引起血压升高的药物和操作,如疼痛刺激、缺氧、二氧化碳蓄积等。
密切监测:全麻诱导过程中应密切监测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和处理高血压反应。
总之,全麻诱导时嗜铬细胞瘤容易发生高血压,需要引起麻醉医生的高度重视。通过术前评估、控制血压、避免诱因和密切监测等措施,可以降低高血压反应的发生风险,保障患者的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