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乳腺炎与慢性乳腺炎有哪些区别
急性乳腺炎与慢性乳腺炎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发病急缓、病因、症状、治疗和预后等方面,急性乳腺炎发病急,多由乳汁淤积和细菌感染引起,主要表现为乳房红肿、疼痛、发热等,治疗方法主要是消除感染、排空乳汁,预后较好;慢性乳腺炎发病缓慢,病因尚不明确,主要表现为乳房肿块、疼痛等,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预后相对较差。
1.发病急缓
急性乳腺炎:发病急,多在产后3~4周,常发生于产后哺乳期的妇女,尤其是初产妇。
慢性乳腺炎:发病缓慢,多在急性乳腺炎发病后数月至数年,甚至更长时间。
2.病因
急性乳腺炎:主要是由于乳汁淤积和细菌感染引起的。常见的原因包括乳头内陷、乳头皲裂、乳房外伤、乳房手术等,导致细菌通过乳头进入乳房,引起感染。
慢性乳腺炎: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急性乳腺炎治疗不彻底、乳头内陷、乳房畸形、乳腺导管扩张等因素有关。
3.症状
急性乳腺炎:主要表现为乳房红肿、疼痛、发热,可伴有寒战、乏力等全身症状。严重时可形成脓肿,表现为乳房肿块、波动感等。
慢性乳腺炎:主要表现为乳房肿块、疼痛,可伴有乳头溢液、乳晕区皮肤增厚、乳头回缩等。
4.治疗
急性乳腺炎:治疗原则是消除感染、排空乳汁。早期可采用局部冷敷、热敷、按摩等方法,缓解疼痛。如果症状严重,可使用抗生素治疗。脓肿形成后,需及时切开引流。
慢性乳腺炎: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药物治疗主要是使用抗生素、中药等,缓解症状。物理治疗包括按摩、针灸、微波等,促进炎症吸收。手术治疗主要是针对乳房肿块、乳头内陷等进行矫正。
5.预后
急性乳腺炎:经过积极治疗,多数患者可以治愈。但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可能会转变为慢性乳腺炎,增加治疗难度。
慢性乳腺炎:治疗效果相对较差,容易反复发作。部分患者可能需要长期治疗或手术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急性乳腺炎还是慢性乳腺炎,都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哺乳期妇女应注意保持乳房清洁,避免乳头损伤,正确哺乳,预防乳腺炎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