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灰质炎是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急性传染病,无特效药物,主要靠对症和康复治疗帮助患儿恢复,预防更重要。预防方法包括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主动免疫有口服减毒活疫苗和注射灭活疫苗两种方式,被动免疫则是给密切接触者注射丙种球蛋白。
针对脊髓灰质炎,预防更为重要。
1.主动免疫:
(1)基础免疫:
目前国内采用的是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
常规免疫接种3剂次,
儿童2月龄、3月龄、4月龄各口服1剂次,
1岁半至2岁、4岁时再各加强免疫1剂次。
(2)加强免疫: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不需要再服用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
①
有接种禁忌证而未完成基础免疫的儿童;
②
<
4岁儿童无近期服过脊髓灰质炎疫苗接触史;
③
<
4岁儿童有近期服过脊髓灰质炎疫苗接触史,但用Ⅰ型Ⅲ型混合疫苗做过免疫者。
④
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和对牛乳及牛乳制品过敏者。
对上述情况者,
如考虑进行特异性免疫预防,
可肌注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IPV)。
IPV有以下两种免疫程序:
①
基础免疫接种3剂次,
儿童2月龄、3月龄、4月龄各接种1剂次,
每次接种间隔≥28天;
18月龄加强免疫1剂次。
②
基础免疫接种2剂次,
儿童2月龄、3月龄各接种1剂次,
每次接种间隔≥28天;
4岁加强免疫1剂次。
2.被动免疫:
未服用过脊髓灰质炎疫苗的密切接触者,
<
5天内,肌内注射丙种球蛋白可防止发病或减轻症状;
<
5天至1周内,肌内注射丙种球蛋白可减轻症状;
<
1周后肌内注射丙种球蛋白,一般不能防止发病,但可减轻症状。
总之,脊髓灰质炎的治疗主要是针对症状进行支持治疗,预防更为重要。家长应该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及时为孩子接种疫苗,同时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果孩子出现发热、肢体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