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表现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症状与体征表现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如下:症状上,首发症状常为慢性咳嗽,后可终年不愈,伴有白色黏液或浆液性泡沫痰,急性发作期痰量增多可有脓性痰,标志性症状为气短或呼吸困难,部分患者急性加重时有喘息,较重患者可能出现体重下降等全身性症状。体征方面,视诊可见桶状胸等,触诊双侧语颤减弱,叩诊肺部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等,听诊两肺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等。特殊人群中,老年人症状隐匿且常合并基础疾病需家属关注;儿童应避免有害环境、预防感染;孕妇用药要谨慎并注意休息等;吸烟者要戒烟;职业暴露人群应加强防护和定期检查;有呼吸道疾病病史人群需积极治疗原发病并定期复查肺功能。
一、症状表现
1.慢性咳嗽:通常为首发症状,初起咳嗽呈间歇性,早晨较重,以后早晚或整日均有咳嗽,但夜间咳嗽并不显著。少数病例咳嗽不伴咳痰,也有部分病例虽有明显气流受限但无咳嗽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咳嗽可终年不愈。
2.咳痰:一般为白色黏液或浆液性泡沫痰,偶可带血丝,清晨排痰较多。急性发作期痰量增多,可有脓性痰。
3.气短或呼吸困难:这是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标志性症状,是使患者焦虑不安的主要原因,早期仅于劳力时出现,后逐渐加重,以致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也感气短。
4.喘息和胸闷:部分患者特别是重度患者或急性加重时出现喘息。
5.全身性症状:在疾病的临床过程中,特别在较重患者,可能会发生全身性症状,如体重下降、食欲减退、外周肌肉萎缩和功能障碍、精神抑郁和(或)焦虑等。合并感染时可咳血痰或咯血。
二、体征表现
1.视诊:胸廓前后径增大,肋间隙增宽,剑突下胸骨下角增宽,称为桶状胸。部分患者呼吸变浅,频率增快,严重者可有缩唇呼吸等。
2.触诊:双侧语颤减弱。
3.叩诊:肺部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肺下界和肝浊音界下降。
4.听诊:两肺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部分患者可闻及干性啰音和(或)湿性啰音。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老年人: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症状可能更隐匿,容易被忽视。同时,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可能会加重病情。因此,家属要多关注老年人的呼吸状况,若出现咳嗽、气短等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
2.儿童:儿童呼吸系统发育尚未完善,若家族中有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史,应更加关注孩子的呼吸健康,尽量避免孩子暴露于烟雾、粉尘等有害环境中,预防呼吸道感染,因为反复呼吸道感染可能增加患病风险。若孩子出现长期咳嗽、喘息等症状,需及时到医院排查。
3.孕妇:孕妇患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不仅自身健康受影响,还可能影响胎儿发育。孕期用药需格外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不可自行用药。同时,孕妇要注意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适当进行散步等温和运动,以增强体质。
4.吸烟者:吸烟是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主要病因之一,吸烟者应尽快戒烟,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同时,避免吸二手烟,可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以增强呼吸道黏膜的抵抗力。
5.职业暴露人群:长期接触粉尘、化学物质等职业暴露人群,应加强职业防护,佩戴合格的防护用具。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肺部病变并及时干预。
6.有呼吸道疾病病史人群:既往有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病史的人群,患慢性阻塞性肺气肿风险较高。要积极治疗原发病,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肺功能,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