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慢性阻塞性肺炎
慢阻肺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疾病,与有害气体及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致残率和病死率很高,主要症状包括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喘息和胸闷等,诊断主要依靠肺功能检查,治疗目标是减轻症状、减少急性加重的频率和严重程度、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治疗方法包括戒烟、药物治疗、氧疗、康复治疗、手术治疗等,预防主要包括戒烟、预防呼吸道感染、加强锻炼、职业防护、定期体检等,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避免诱因、饮食、心理调节、家庭氧疗、定期复查等,儿童慢阻肺较为少见,多在成年后发病,治疗和成人相似,但需要注意药物的剂量和副作用。
慢阻肺的主要症状包括:
1.慢性咳嗽:通常为首发症状,初起咳嗽呈间歇性,早晨较重,以后早晚或整日均有咳嗽,但夜间咳嗽并不显著。少数病例咳嗽不伴咳痰。也有部分病例虽有明显气流受限但无咳嗽症状。
2.咳痰:咳嗽后通常咳少量黏液性痰,部分患者在清晨较多。合并感染时痰量增多,可有脓性痰。
3.气短或呼吸困难:这是慢阻肺的标志性症状,是使患者焦虑不安的主要原因,早期仅于劳力时出现,后逐渐加重,以致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也感气短。
4.喘息和胸闷:部分患者特别是重度患者或急性加重时出现喘息。
5.全身性症状:在疾病的临床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体重下降、食欲减退、外周肌肉萎缩和功能障碍、精神抑郁和(或)焦虑等全身性症状。
慢阻肺的诊断主要依靠肺功能检查,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70%可确定为持续气流受限。此外,胸部X线检查、胸部CT检查、血气分析等检查也有助于诊断和评估病情。
慢阻肺的治疗目标是减轻症状、减少急性加重的频率和严重程度、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治疗方法包括:
1.戒烟:这是最重要的措施,可减轻咳嗽、咳痰和气急等症状。
2.药物治疗:包括支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祛痰药、抗氧化剂等。
3.氧疗:如果患者有低氧血症,可进行长期家庭氧疗。
4.康复治疗:包括呼吸训练、运动训练、营养支持等。
5.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慢阻肺患者,如有肺大疱形成、反复发生自发性气胸等情况,可考虑手术治疗。
慢阻肺的预防主要包括:
1.戒烟:避免接触有害气体和颗粒,如吸烟、空气污染等。
2.预防呼吸道感染:及时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预防呼吸道感染。
3.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4.职业防护:从事特殊职业的人员应注意防护,避免接触有害气体和颗粒。
5.定期体检: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慢阻肺。
对于慢阻肺患者,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避免诱因:避免感染、吸烟、空气污染等诱因,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
2.饮食:均衡饮食,适当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
3.心理调节: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4.家庭氧疗:如果有低氧血症,应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家庭氧疗,注意安全。
5.定期复查:定期到医院复查,了解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特殊人群中,儿童慢阻肺较为少见,多在成年后发病。儿童慢阻肺的症状和成人相似,但更容易出现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儿童慢阻肺的治疗和成人相似,但需要注意药物的剂量和副作用。
总之,慢阻肺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疾病,需要长期治疗和管理。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戒烟、避免诱因、加强锻炼、注意饮食等,以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