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肺部真菌感染
肺部真菌感染的治疗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如下:治疗方面,抗真菌药物包括多烯类(两性霉素B及其脂质体,脂质体副作用少)、三唑类(氟康唑、伏立康唑、伊曲康唑等,抗菌谱有差异)、棘白菌素类(卡泊芬净等,对念珠菌和曲霉有效且安全);对症支持治疗涵盖氧疗、化痰止咳、营养支持;手术治疗适用于肺部局限性真菌感染经药物治疗不佳且可能致严重并发症者,术前需评估风险。特殊人群中,儿童用药要监测肝肾功能,家长密切观察症状;孕妇用药谨慎选药并监测胎儿发育;老年人因基础病多、肝肾功能减退,用药需调整剂量并监测不良反应,日常注意增强体质;免疫功能低下人群要遵医嘱用药、注意卫生,感染症状出现及时就医。
一、抗真菌药物治疗
1.多烯类:两性霉素B及其脂质体,两性霉素B可与真菌细胞膜上的麦角固醇结合,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从而发挥抗真菌作用。脂质体剂型相比传统两性霉素B,副作用有所减少,适用于不能耐受传统两性霉素B的患者。
2.三唑类:氟康唑、伏立康唑、伊曲康唑等。氟康唑对念珠菌等疗效较好;伏立康唑抗菌谱广,对曲霉等有良好抗菌活性;伊曲康唑对曲霉、组织胞浆菌等有效,不同药物抗菌谱存在差异,需根据病原菌选择。
3.棘白菌素类:卡泊芬净、米卡芬净、阿尼芬净等,通过抑制真菌细胞壁的β-(1,3)-D-葡聚糖合成酶,破坏细胞壁合成发挥作用,对念珠菌和曲霉有效,安全性较好。
二、对症支持治疗
1.氧疗:肺部真菌感染可能导致肺部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对于有低氧血症的患者,需给予吸氧治疗,维持血氧饱和度在正常范围,保证机体氧供。
2.化痰止咳:若患者咳嗽、咳痰症状明显,可使用化痰药物促进痰液排出,有利于气道通畅,减少感染加重风险,如氨溴索等;干咳严重影响生活和休息时,可适当使用止咳药物。
3.营养支持: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往往因感染消耗、食欲减退等,易出现营养不良,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必要时通过鼻饲或静脉补充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利于病情恢复。
三、手术治疗
1.适用情况:对于肺部局限性的真菌感染,如形成肺脓肿、真菌球等,经规范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且病变部位不切除可能导致反复感染、咯血等严重并发症时,可考虑手术切除病变肺组织。
2.风险评估:手术前需全面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身体状况等,权衡手术利弊。老年患者或合并多种基础疾病患者,手术耐受性差,手术风险相对较高,需谨慎选择。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肝肾功能发育不完善,使用抗真菌药物时需密切监测肝肾功能等指标。部分药物在儿童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有限,应谨慎选择。如某些抗真菌药物可能影响儿童骨骼发育等,需严格遵循医嘱使用。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未成熟,感染肺部真菌后病情进展可能较快,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症状,如发热、咳嗽、呼吸情况等,如有变化及时就医。
2.孕妇:孕期使用抗真菌药物需特别谨慎,因部分药物可能透过胎盘,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如确需用药,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并密切监测胎儿发育情况。孕妇自身抵抗力相对较低,应注意避免接触可能感染真菌的环境,如潮湿发霉的地方。
3.老年人: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这些疾病会增加肺部真菌感染风险。同时,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使用抗真菌药物易出现不良反应,需根据肾功能等调整药物剂量,并密切监测不良反应。日常生活中,老年人应注意保暖,适当锻炼,增强体质,注意个人卫生,减少感染机会。
4.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等,肺部真菌感染发生率高且病情往往较重。此类人群应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得自行增减免疫抑制剂剂量。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场所,预防感染。一旦出现肺部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积极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