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T检查指的是利用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仪进行的检查,是一种核医学成像技术。其原理是将放射性药物引入人体,经代谢后在脏器内或病变部位和正常组织之间形成放射性浓度差异,通过探测器探测这些差异,再经计算机处理和重建,获得脏器的影像。
ECT检查的显像方式灵活,能进行平面显像和断层显像、静态显像和动态显像、局部显像和全身显像,而且通过连续采集时间-放射性曲线,可量化分析脏器功能变化。临床上,ECT检查可以应用于肿瘤精准诊疗、心血管功能评估、内分泌疾病鉴别、神经系统研究等场景。
在进行ECT检查前2天不宜作钡餐、钡灌肠等检查,以免钡剂滞留于肠道影响影像观察。检查前需去掉身上的金属物品,如项链、耳环、钥匙、手机、手表等,以免影响检查结果。检查时需保持体位不动,按照医生要求进行呼吸和动作,以保证图像的真实性。
如果患者日常出现不明原因骨痛、甲状腺结节伴钙化、心肌缺血症状时,应优先选择ECT功能评估。术后复查建议间隔3-6个月,动态监测疗效。